冯德莱恩把最后一点“强势”的姿态,留给了中国。在稀土出口问题上,她通过驻华大使放话,30天内不给解决,就取消访华行程。
言辞强硬,语气冰冷,仿佛中欧关系的天平尽在她一手掌控。然而,没过几天,面对特朗普突然抛出的30%关税大棒,冯德莱恩立刻软了下来。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
她不仅推迟了欧盟原定的反制措施,还主动释放谈判信号,甚至不敢动用欧盟内部呼声极高的“反胁迫机制”。
嘴上针对中国,转身跪在美国脚下,冯德莱恩的“外交博弈”到底在演哪一出?
中方加强稀土出口管控,是在中美关税战背景下作出的战略决策。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稀土出口国,中国没有义务无限制满足他国产业链的所有需求。
面对西方国家频频对中国产业进行打压,中方选择把战略资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既是必要防御,更是合理反制。中方一系列政策调整并未针对任何特定国家,欧盟却第一个跳了出来,用最激烈的语气向中国发难。
欧盟对中国稀土深度依赖
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向中方施压,要求30天内解决稀土磁铁出口问题。否则,冯德莱恩将取消访华。
这种赤裸裸的威胁方式,在外交场合极为罕见。而这一威胁的背后,是欧盟对中国稀土的深度依赖。2023年,欧盟对中国稀土磁铁的进口占比超过90%。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风电、军工等领域,欧盟企业根本无法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图为欧盟旗帜
冯德莱恩似乎并不打算掩饰欧盟的双重标准。一边要求中国保障稀土出口,一边又高调推进所谓“去风险化”战略。她亲自宣布化工、医疗和关键战略储备三大计划,目的是削减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嘴上喊着“去风险”,实际却离不开中国的材料、技术与市场。矛盾之处,不言而喻。
面对欧盟这种吃饭砸锅的行径,中方没有惯着。商务部迅速出手,对原产自欧盟的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并限制欧企参与中国政府采购项目,尤其是在医疗器械领域。这一连串举措,精准且克制,是对等反制,也是给欧盟敲响的警钟。
冯德莱恩批评中国“产能过剩”扰乱欧洲市场
冯德莱恩显然没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7月8日,她又一次在公开场合对中国“开火”,指责中国支持俄罗斯,还批评中国“产能过剩”,扰乱欧洲市场。几天之后,特朗普的“关税信函”就送到了她的办公桌上。
7月12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布对欧盟和墨西哥的正式关税通知。自8月1日起,所有欧盟向美出口的商品将被统一征收30%关税。涉及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堪称近年罕见。汽车、葡萄酒、服装、机械设备无一幸免。如果欧盟选择反制,美国还将“加倍征税”,不惜将税率提高至60%。
图为会议现场
这份信函不仅彻底打乱了欧盟原有的谈判节奏,也让冯德莱恩措手不及。此前她还在为7月15日的反制措施做准备,声称要对21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但在特朗普发出正式通告后,她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弯。
7月13日,冯德莱恩在记者会上宣布,将推迟对美反制措施的生效时间,延后至8月初。她强调欧盟“始终倾向于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并称“不会动用反胁迫机制”。法国、意大利等国家曾多次呼吁启用该机制,但冯德莱恩却选择暂缓,理由是“目前尚未到达那个地步”。
冯德莱恩讲话画面
面对特朗普的咄咄逼人,冯德莱恩的表现显得格外软弱。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表示不满,称如果8月1日前无法达成协议,法国会全力支持动用反胁迫机制。德国总理默茨也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已与多国领导人进行协调,力争避免这场关税危机进一步扩大。
德国经济部长赖歇则呼吁欧盟必须在有限时间内与美国达成务实解决方案。德国工业联合会警告称,如果30%关税全面落地,德国机械、汽车、化工行业将遭受沉重打击。5月,德国对美出口下滑7.7%,是近两年最严重的跌幅。
特朗普和默克尔 资料图
意大利方面也坐不住了。副总理萨尔维尼批评欧盟谈判“毫无成果”,痛斥冯德莱恩“再为德国主导的欧盟买单”。意大利农业联合会更是警告,30%关税将导致意大利食品出口直接损失高达23亿欧元。
尽管欧盟内部怨声载道,冯德莱恩还是选择继续“以和为贵”。她提出与加拿大、日本等国协商统一立场,以应对美国施压。欧盟也在内部讨论第二轮反制清单,金额从950亿欧元被削减至720亿欧元,显示出明显的“投鼠忌器”。
对比冯德莱恩在中欧问题上的强硬姿态,她在面对特朗普时的“低姿态”格外刺眼。明明中方并未主动挑衅,反而多次公开表达希望中欧加强合作的善意;而美国这边,明刀明枪加征关税,还威胁禁止欧企参与美方采购项目,冯德莱恩却连最基本的反制都不敢实施。
中方的态度始终清晰明确。中国不是乌克兰问题的当事方,不会为西方挑动战争承担责任。对华施压换不来妥协,只会招致对等反制。中国对白兰地征税、限制医疗采购、加强稀土出口管理,就是最直接的回应。
冯德莱恩所谓的“博弈”,不仅没有换来对美关税缓和,反而让欧盟陷入中美双重夹击的困境。原本有机会借中欧建交50周年契机修复关系,结果却因她的错误判断,亲手断送了中欧合作的窗口。
冯德莱恩在面对特朗普时的“低姿态”格外刺眼
欧盟的战略误判已然显现。一方面对中国高举“去风险”大旗,另一方面又幻想通过讨好美国换取贸易让步。现实是,特朗普根本不在意欧洲的姿态,只要能从欧盟身上捞到好处,哪怕是盟友也照打不误。
这场关税风暴,让欧盟看清了一个事实:与美国“讲感情”是没有回报的。中方早已看透西方的套路,选择以更大的战略定力推进多边合作。RCEP、金砖、上合组织,中国正通过实际行动稳固自身利益。
冯德莱恩的“强硬”在中国面前毫无意义,她所谓的“底气”不过是空中楼阁。面对特朗普的步步紧逼,她既无胆量反制,也无能力谈判。嘴上威胁中国,转身跪在美国脚下,这样的欧盟领导人,还能代表谁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