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附院:秋冬季,宝宝“咳”不容缓!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3日讯 随着冷空气来临和昼夜温差的变化,这几天儿科门诊咳喘的宝宝又多了起来。很多宝宝流鼻涕、咳嗽,有的嗓子里还发出“嘶嘶”声,小脸憋得通红,睡觉睡不好、哭闹、不吃饭,宝爸宝妈们也跟着着急上火,心疼又无助。

滨医附院儿童呼吸科提醒:这很可能不是普通感冒,而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造成的。

RSV“专挑”小宝宝欺负

RSV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毒,几乎所有孩子2岁前都会得一次这种病毒的感染,它有传染性,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或者污染的手、玩具接触传播。一般秋冬季和早春季节发病较多。 

它的“杀伤力”会随着年龄变化而“变脸”。对大孩子和成人,RSV感染后症状类似感冒,可只有流鼻涕、轻微咳嗽,很快症状能自行好转。对于小年龄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宝宝,会直接“攻击”下呼吸道,引起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是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的头号“元凶”。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小宝宝呢?因为他们的气道相比成人来说更窄、防御能力更弱,一旦感染RSV,气道就会发生水肿,分泌的痰液堵塞在气道内不易排出,从而出现喘息,就是家长们听到的嗓子“嘶嘶”声音。这时候如果宝宝出现了呼吸困难、不吃奶、烦躁哭闹等表现,尤其是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或者反复出现肺炎的孩子,家长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防止发展为重症。 

怎样区分是感冒还是RSV中招?

早期RSV感染和感冒很像,但如果出现以下“升级”信号,一定要高度警惕,可从下面四个方面快速区分:

看咳嗽:普通感冒多半是轻微咳嗽,无明显气喘,嗓子一般听不到痰鸣声音,RSV感染咳嗽一般较重,可以连声咳嗽,多数能明显听到痰声和喘鸣音。

看呼吸:普通感冒时宝宝多半呼吸平稳,无呼吸费力,RSV感染会让呼吸次数增快,呼吸费力,有的孩子能明显看到鼻翼扇动,吸气时胸部凹陷。

看精神:普通感冒时一般精神好,能吃能喝能玩,RSV感染时很多孩子精神不振,喘憋重时可有烦躁哭闹,影响睡眠。

看进食:普通感冒一般不影响宝宝吃奶、吃饭或稍减少,RSV感染多出现吃奶量明显减少或拒食的情况。

特别要注意6个月以下小婴儿,重症信号可能不容易发现,如果宝宝出现不咳不喘,但精神差,不吃奶,甚至憋气、抽泣样呼吸、持续发烧,一定立即、马上就诊! 

宝宝中招,怎样护理和治疗?

目前没有针对RSV病毒的特效药,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帮助宝宝打赢这场“仗”。

缓解喘息:雾化治疗是核心

医院一般会开具一些雾化药物,能直接作用于气道,缓解喘息,稀释痰液。但注意雾化后做好口腔及面部清洁,遵医生医嘱用药,不能自行停药。

帮助排痰:拍背有技巧 

一般雾化后或喂奶前拍背排痰效果最好。让宝宝侧躺,大孩子可以取坐位,家长手掌空心,从下往上,由外到内,有节奏地拍打宝宝背部。

环境舒适:呼吸更顺畅

保持空气湿度在50%~60%,能有效湿润气道,缓解不适。避免被动吸烟、香熏等。

保证饮水:防脱水、稀释痰液

鼓励宝宝多喝水、奶或汤,防止脱水,也能让痰液不那么黏稠,更容易排出。

发热处理

如果发烧让宝宝不适,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 

预防是关键,筑牢四道家庭防线

RSV传染性强,尤其在公共场所、幼儿园等人多的地方容易感染,做好预防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

洗手!洗手!再洗手!这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都要用“七步洗手法”,用肥皂和流动水搓洗20秒以上, 尤其是喂饭前后、换尿布前后、外出回来。

减少密集场所暴露。高发季节少带孩子去商场、游乐场等密闭人多的地方,避免接触有感冒、咳嗽症状的宝宝。

家人做好“防护接力”大人外出回家后,先换衣服、洗手洗脸,再抱宝宝。如果家人感冒,一定要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对着孩子咳嗽、打喷嚏。

特殊防护要记牢。60岁老人可以接种RSV疫苗,减少交叉感染风险。高风险婴幼儿在流行季节遵医嘱注射单克隆抗体预防下呼吸道感染。坚持母乳喂养,帮助宝宝建立早期免疫功能,降低感染严重程度。

闪电新闻记者 王飞飞  通讯员 李营营 郭枫林 滨州报道

发布于:山东

上一篇:含乳铁蛋白的奶粉排名怎么看?这两个核心维度才是关键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