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学拍照

本文转自:泉州晚报

母亲学拍照

□张济增

这天,母亲忽然打来电话,说要给我寄东西。我问是什么?她却故作神秘地说:“你收到就知道了。”过了几日,我收到包裹,箱子不大,拆开一看,里头只有一叠用旧挂历纸包着的照片。我翻开看了看,随即笑了,原来是母亲拍的照片。

记得那是去年的深秋,我回家后硬塞给母亲一台智能手机。她先是推拒,说这是年轻人用的,自己年纪大了用不惯,也怕把它弄坏。我说不碍事,就把它当个相机记录生活,平日里看见窗台上的花开了,或是父亲钓回一尾好鱼,都可以随手拍下来发给我看看。估计是觉得我说的有道理,母亲最后还是收下了那台手机。

起初教母亲用手机,我的确费了些精力。光是教她怎么解锁、怎么找到相机图标,就重复了好几遍。母亲总说自己记性不好,可每次练习时都特别认真,还会像个小学生似的,把步骤记在纸上。不过她学东西很有耐心,平时一有空便拿着手机,在院子里一遍遍练习拍照,有时是把镜头对着鸡冠花,有时面向晾晒的菜干,还会不时招呼家里的狸花猫看镜头,给它拍张特写。

估计是想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有次趁我回家,母亲便试探地问:“我给你拍张照,好不好?”见我点头答应,她立马乐呵呵地带我出了门。那时秋风已经有些凉了,离家不远的榕树仍是郁郁葱葱的模样,走到树下,母亲叫我站好,随即自己后退几步,双手捧着手机,认真开始拍照。

那天拍的几张照片,后来都传到了我的手机上。若以摄影师的眼光看,它们实在算不得好照片,一些构图是歪斜的,我的身子占了大半,头顶几乎要碰到画面上沿,而那棵作为背景的树,只露出半截苍黑的树干。照片的色彩也有些黯淡,许是母亲不小心碰到了什么设置,整个画面泛着一种旧旧的、灰扑扑的黄。然而,我却盯着这些“很一般”的照片看了许久,照片里的我没有刻意摆出好看的姿势,嘴角带着一丝不经意的笑意,眼神望向远方,整个人的状态显得很松弛。我这才发现,原来在母亲镜头记录下的是我最真实也最自然的样子。

我夸奖母亲拍得好,她听了却不好意思地说:“真的吗?我总怕拍不好。”我鼓励她要多拍照,因为我很喜欢看。母亲语气一下子轻快起来,像个得到奖励的孩子,连声说:“那就好,那就好,以后我多拍些。”

自那以后,母亲成了我们家的“摄影师”。她学着将照片分门别类,还学会用简单的滤镜和修图软件。饭桌上的家常菜、院子里新种的瓜果、父亲修理农具的背影,都成了她镜头下的“主角”。如今,再看母亲寄来的这叠照片,我忽然明白,她寄来的不只是照片,还有她对我沉甸甸的思念,那些略显笨拙的镜头,记录的都是她想与我分享的,关于家的点点滴滴。

发布于:北京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