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腾飞、算法新突破……科技“硬核”实力支撑经济发展底气

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国自主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首飞箭顺利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进入首飞的关键准备阶段。

据介绍,此次试验覆盖了火箭整箭水平转运及起竖、推进剂加注、发动机点火及牵制、推进剂泄出等全流程操作,全面检验了火箭首飞各系统及与发射场系统的匹配性,相当于首飞前的一次“彩排”。据了解,此次“彩排”,属于朱雀三号首飞试验任务的第一阶段。

朱雀三号大型运载火箭结构系统主任设计师 张蕾:朱雀三号首飞试验第二阶段是以入轨发射为主要的任务目标,同步开展一子级的回收试验,回收试验仅用于验证相关的技术能力。

目前,朱雀三号正按计划实施星罩组合体垂直吊装对接演练,随后将返回技术区,为正式入轨发射及一级回收开展各项准备。张蕾表示,接下来将基于试验数据开展全面的复盘与状态恢复,进一步细化流程和预案,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第二阶段的工作,力争两项试验能够圆满成功。

朱雀三号:可用于大型星座组网 大运力低成本可回收

朱雀三号是中国面向大型星座组网任务自主研制的一款大运力、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的大型液体运载火箭,采用不锈钢作为箭体主结构材料。火箭长66.1米,起飞质量约570吨,起飞推力超过750吨,可在执行轨道发射任务后自主高精度返回,在回收场实现软着陆并重复使用。

中国在机器人算法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中国科研团队在机器人算法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提出全球首个“力位混合控制算法的统一理论”。该算法无需依赖力传感器,就能让机器人同时学习位置与力的控制,相关任务成功率较只使用位置控制的策略提高了约39.5%。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相关论文目前已斩获国际机器人学习大会杰出论文奖,这也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次由全中国籍学者团队摘得。

在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实验现场,一个搭载了这项新算法的四足机械犬,正有条不紊地执行擦白板的训练任务。科研人员借着这一实操场景,向记者解释了力位混合控制算法的核心原理与突出优势。

科研人员介绍,机器人需要的不仅是“走到哪里”“手伸到哪里”,还需要理解“该用多大的力”。而在没有力位混合控制算法前,这些都需要通过力传感器来解决。

人机协同更流畅 拓展多元应用场景

随着力位混合控制算法的深度应用,机器人不仅可以在没有力传感器的条件下,实现位置跟踪、施力、力跟踪以及柔顺交互等多种操作行为,大幅提升了任务成功率,更在人机协同安全性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未来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上一篇:侵吞资金超5亿卢布 俄侦委会就军事项目欺诈案立案
下一篇:军事资讯AI速递:昨夜今晨军事热点一览 丨2025年10月21日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